2024年5月7日下午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蒋官澄教授在怀远楼学术报告厅为环境学院师生作题为“互联互通、互动互助创新发展的世界——以仿生钻井液与完井液科技创新发展为例”的学术报告,本次报告会由环境学院副院长包红旭教授主持。
报告中,蒋官澄教授深入剖析了科学与科研的共通性,系统梳理了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。他围绕六大主题展开精彩论述:一是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;二是鼓励大家拓宽思维,从远古神话中汲取创新灵感,为现代科技发展指明方向;三是逻辑思维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,特别是数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广泛应用;四是继承与证伪的辩证统一,即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挑战、超越;五是仿生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实践应用以及“形意互消”理念;六是集成创新的重要性,结合自身在石油钻井液完井液领域的科技创新经历,列举了仿生学在该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。
报告结束后,包红旭副院长提出:科学是引领技术发展的明灯,而技术则是科学探索的坚实步履,是实现科学理念的途径。
此次报告不仅对学科基础研究领域进行了科普,同时也是一场关于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深度探讨与分享,内容丰富,见解独到,激发了与会师生的学术热情与探索精神,拓宽了大家的科研创新之路,为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报告人简介:
蒋官澄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一直从事储层保护、钻井液与完井液、油田化学等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,兼任中国石油学会数智化专委会副主任、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等。国家杰青、国家百千万人才、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、孙越崎能源大奖、中国石油学会首届会士、中华国际“杰出工程师奖”、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、国家“十三•五”油气重大专项项目长等,创建了仿生钻井液理论,研发了具原创性的常规油气直井广谱保护型、常规油气水平井环保型、非常规油气双疏型钻井液,在国内外规模成功应用,支撑了我国多个大型油气田建设。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60篇,出版专著6部;第1发明人获发明专利82件(欧美29),实施率85.4%;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(排名第1)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(排名第1和7)、我国钻井领域唯一的中国专利金奖(第1发明人),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与行业科技特等、一等奖数项。
环境学院
2024年5月8日